在当今社会,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。作为教师,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引导学生健康成长,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。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,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。
一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,引导学生健康成长
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。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。作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,心理健康教师要解读心理健康课程性质、任务和教学目标,认真把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。应将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操作方法,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使命,以发挥心理健康课的实际作用,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。
二、教学中应体现人文关怀,做到育心育人
学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长的保证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,与学生建立和谐的、平等的、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。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:
1. 走进学生中间:课堂教学过程中,应多设计一些走进学生中间的讨论性问题,减少在讲台上面讲的时间。据心理学家介绍,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成正比的,老师离学生越近,其心理距离就越近,这就要求老师多走到学生中间去,与学生交谈讨论,从心理上缩短师生的距离。
2. 赏识教育:多一些微笑,多一点赏识。许多学生缺乏自信,课堂上不敢发言。传授知识其实不是目的,心理健康课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健康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3. 张扬学生的个性: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、创造性的思维,使学生敢有怀疑的态度,有发散性的思维,有标新立异的答案,甚至荒诞的思维都可以。
三、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
1. 抓住学生心理,以趣促学: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同样的内容,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,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。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,教师可以创造很多发挥空间,如安排学生进行演讲、做放松游戏、讲故事等。
2. 坚持核心原则,形散神聚: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,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。活动应该有主题,有核心。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,并围绕这个核心,“行散神不散”,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。
3. 聆听他人故事,因势利导: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。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,喜欢聆听他人的“故事”。
4. 拓展延伸课堂,“里应外合”:在学生眼里,“心理教师”的角色陌生而新鲜。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,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,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。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,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。
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课程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,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,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ios英雄联盟手游如何下载(英雄联盟手游内测版下载)
2025-04-16 11:41:49纯新手如何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装备选择
2025-07-12 04:09:10如何在热血江湖手游中通过群秒快速获取资源
2025-07-11 01:57:19赛尔号新手七天礼包使用指南: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内货币和道具
2025-07-15 03:15:50炉石传说注册指南:如何快速迁移至阿根廷服、欧服、亚服和美服
2025-05-18 09:32:58